二是继续推进电力工业“上大压小”。这两年电力工业“上大压小”取得积极成效,调动了各方积极性,受到了各方欢迎,对提升电力工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起到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上大压小”的路子是对的,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加以推进。要完善政策,特别是要解决好关停电厂的职工安置问题。要充分利用当前电力需求下降的有利时机,加快“上大压小”的步伐,扩大小火电机组淘汰的范围,对在役时间长、煤耗比较高的小火电机组,关停容量可考虑放宽到12.5万千瓦、20万千瓦。今后3年,分别计划关停1300万千瓦、1000万千瓦和800万千瓦,相应建设大型、高效、清洁燃煤机组5000万千瓦。
三是发展热电联产。这是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减少污染排放、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途径。我国现在约有50多万台工业锅炉,建设热电厂取代工业锅炉,全国每年可节约2亿吨标煤。发展热电联产,要以集中供热为原则。在大中城市,鼓励建设30万千瓦等级的热电机组;在工业园区,鼓励建设背压供热机组。同时,要加强热电联产项目的监督检查和在线监测,防止借热电联产之名新上小火电机组。2009年,要优先支持北方大中城市解决集中供热。
四是大力发展核电。核电是一种清洁、高效能源,不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烟尘等污染物,也不存在大运量、大距离的燃料运输问题。目前我国核电装机仅占电力总装机的1.1%,同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也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7年世界核电消费2.73万亿千瓦时,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5.61%;而我国大陆核电消费626亿千瓦时,占一次能源消费仅为0.77%。我国发展核电潜力很大。当前,无论是人才队伍,还是技术水平和装备制造能力,都具备了加快发展核电的条件。我们要加快研究调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核电装备制造能力建设,重点支持核电装备国产化,按照计划分阶段、分步骤制定并出台核电标准。制定核电管理的法规,为依法有序加快发展核电提供制度保障。
五是加强电网建设。改变前些年电源建设远快于电网建设的状况,特别是要加大城乡配电网的建设与改造投入,实现电网与电源协调发展。进一步推进西电东送,重点建设三峡水电站和四川大型水电站送电工程,继续加大内蒙古西部和山西向京津冀电网送电规模,积极推进陕北火电外送。继续加强城乡电网建设,完善中西部地区农村电网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解决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提高电网抗灾能力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