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原料过剩问题
一些集中、规模化养殖场产生大量的饲养牲畜排泄物,没有充分利用,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这种发酵原料供给不平衡现象不仅影响了沼气建设,还对环境产生了危害,不利于沼气的可持续发展。
2.3 工程建设的技术和质量问题
农村沼气池的建设经历了技术的探索、总结和提高三个阶段,目前沼气池建设及相关配套技术已趋于完善。“三结合”或“四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的推广,既利用了畜禽粪便,使之达到无害化处理,又改善了农村卫生条件,美化了庭院,提高了防疫病能力,还解决了沼气池的安全越冬问题等。然而沼气池既要求有良好的气密性,又要求有良好的抗腐蚀和坚固性,所以只有进行严格和规范的施工操作,才能达到建一个、成一个、见效一个。
由于技术工人流动性大,工资待遇低导致大量的沼气技术工人进城和外出务工,从事沼气建设的管理工作人员及沼气技工较少,特别是经过正规化培训、建池能力强的技术人员有限,建设施工不规范,整体建设水平较低,从而造成沼气池的质量较差,存在漏水、漏气等问题。此外,不乏有一些在各级政府下达的指标层层加码的情况下,在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在农民技术员培训鉴定速度低于沼气建设发展速度的情况下,追求速度而粗制滥造、违反操作规程而导致沼气池的质量下降,使用寿命减短。
2.4 后继管理与服务问题
沼气建设是三分建七分管,沼气池能不能“用”在于“建”,而用得好不好在于管,所以日常管理是保障沼气池正常运行,安全使用的基础,也是沼气池建、管、用的中心环节。
2.4.1 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目前,农村沼气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科技水平、政府意识的差异,缺乏对于沼气设施使用维护的管理和服务,缺乏对配套技术,如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养殖和种植技术的指导,造成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影响了综合效益的发挥。
2.4.2 缺乏日常维护
&n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