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oqiweb.com - 关注沼气界发展

投递文章 投稿指南 本站通告:
搜索: 您的位置沼气网 > 新闻资讯 > 业内动态 > 正文

特色优势对接 从循环工程看甘肃四大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2010-1-28 0:05:24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沼气网   【 】 浏览:  评论:1
   与河西条件不同,我省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区是典型的雨养农业。这里干旱少雨,土质松散,土壤贫瘠,将以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等旱作农业技术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退耕—林果—畜牧—沼气—梯田—水窖”一体化的循环经济农业模式。

    在甘南、临夏高寒阴湿区,草地资源丰富,又有从事养殖业的传统,将整合资源优势,建立“高地—低地”“畜—草”双向对流模式,突出草畜业的优势。

    我省陇南山地湿润半湿润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通过建立立体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逐步形成高附加值的绿色农业产业基地。这种立体农业模式,将充分挖掘整个山体的生产潜能,在山顶发展“林—山野菜—茶—沼”循环经济链条,在山腰发展“果—菌—牲—沼”循环经济链条,在山底发展“果—粮—渔—沼”循环经济链条,4条产业链条将把整个山体的生产环绕起来。

    从河西走廊到陇东旱塬,从甘南青藏高原到陇南山地,《总体规划》确定的四大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将成为我省改造传统农业的4条有效手段,实现由传统粗放型向特色型的根本转变。

    两大产业基地凸现地域特色

    在发展模式确定之后,如何设计合理的产业基地,突出甘肃的特色和优势,成为我省成功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为此,《总体规划》立足实际,定位全国,设计了两大农业循环经济基地,在张掖、武威和定西等地建设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基地,在甘南、临夏和陇南等地建设生态农牧业循环经济基地。

    其实,近年来,我省特色产业发展迅速。河西的制种、蔬菜、啤酒大麦,陇东的果品、草畜、小杂粮,中部的马铃薯、中药材,陇南的花椒、油橄榄,甘南、临夏的草畜,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带。我省特色产业基地种植面积占全省播种面积的一半左右,每年需要外销的蔬菜、苹果、马铃薯等大宗农产品超过900多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不少特色农产品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马铃薯、中药材、苜蓿草、玉米制种、啤酒大麦5个产业和产品位居全国第一,啤酒花、食用百合、肉羔羊、酿酒葡萄等10个产业和产品位居全国前五位。然而,由于产业发育总体较弱,产业链条短,192个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目前大多处于粗加工、出卖原料阶段。特色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各省沼气导航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返回顶部 - 百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