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
●《总体规划》确定了适合
●如何设计合理的产业基地,突出特色和优势,成为我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
●、生物质产业开发和废弃物循环利用,将是实现循环利用的三大工程
——《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解读之五
“作为甘肃中部的人口大市、贫困大市和传统农业大市,定西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是打造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实现由粗放式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根本转变。”
提起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定西市委书记杨子兴有着清晰的认识。在各大产业中,定西市农业产业所占的比重高达36%,高出全省21.4个百分点。正是基于对传统农业重要地位的深刻认识,定西市把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心,放在农业上,希望通过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和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实现对传统农业的嫁接和改造。
定西市的经济现状和发展潜力,也是我省发展循环型农业体系建设的缩影。构建完整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打造特色产业基地,让陇原大地上升腾起新希望。
四大发展模式主导产业优势
我省地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处,山地、高原、平原、河谷、沙漠和戈壁交错分布,形成了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等四大农业板块。
如何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国务院批复的《总体规划》,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根据气候、水分和土壤条件的不同,《总体规划》将我省农业区域分为河西干旱区、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区、甘南高寒区和陇南山地区等4个农业生产分区,确定了适合当地情况的四大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河西作为我省灌溉农业的主要地区,《总体规划》确定将以发展节水型灌溉农业为重点,发展荒漠绿洲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同时,由于河西地区东西跨度较大,农业生产条件差异较大,又细分了两种发展子模式,在祁连山—阿尔金山山地采取水源涵养林生态林牧业模式,实行“草—牧—沼”农业循环经济链条。在中部走廊采取“粮—菜—瓜果—牧—沼气”模式,以沼气为纽带,联动粮食和蔬菜种植、瓜果栽培及畜牧业养殖,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的多元化。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