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出,朱作霖的两条建议离不开两个字:技术。
而全国生物柴油行业协作组专家委员宁守俭却泼了一盆冷水:技术不成熟。
宁守俭表示,在我国,秸秆的开发利用已经进行了多年,但一直推不开。推广不开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始终不具备经济竞争力,而成本降不下来的主要原因是还没有开发出成熟的、可以产业化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比如秸秆造气和生物质制燃料乙醇,目前国内这两种技术都还不成熟,没有很普遍实用的技术。
“当然,一些企业不时在宣传这方面的技术。这不排除迎合国家政策、希望取得支持的原因。实际上,这些技术离产业化、工业化应用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如果真具有企业宣传的效果,秸秆利用早就应该大规模铺开了。就拿最简单的秸秆压块来说,目前国内企业用于压块的原料有稻谷、小麦、玉米秸秆,但效果并不太好。不具经济性使秸秆利用这条路被堵死了。”宁守俭说。
技术不过关是全球难题
据CCIN记者了解,国外生物质能源企业愁的也是技术。
能源巨头英国石油公司(BP)刚刚关闭了其设在伦敦的替代能源总部,并将公司替代能源预算从去年的14亿美元削减到今年的5亿~10亿美元。BP在关闭替代能源部门的时候,却也在涉足生物燃料领域。据了解,BP与巴西国有石油公司决定至少投资34亿美元用于建设或收购乙醇项目。降低成本也成为BP最关注的问题,公司计划研究新的生产工艺以提高甘蔗产乙醇的生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