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夏收农忙季节,CCIN记者在江苏农村看到,大量的小麦秸秆被农民就地焚烧,田间浓烟四起。
但几乎就在同时,5月20日,江苏省公布了《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鼓励利用秸秆生物气化(沼气)、热解气化、固化成型及炭化等技术发展生物质能。同时《决定》还确定了2012年底施行全省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目标。随即,江苏省许多市、县也下发了禁止焚烧秸秆的通知。
你禁你的,我烧我的。一位正在焚烧秸秆的农民对CCIN记者说:“我们也知道露天焚烧秸秆不好,但这么多秸秆运回家没地方堆放,运出去卖也值不了几个钱,直接烧了是最方便的。”
政府的引导是积极的,但农民的想法也是实际的。结果,农作物秸秆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正是秸秆,暴露出我国生物质能源企业的死穴:突不破成本关。
烧秸秆是因为利用成本高
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成功进行了秸秆类纤维素的研发和应用的企业之一。据了解,该公司在秸秆预处理、制取纤维素酶、构建五碳糖发酵菌株、混合糖发酵、现代分离提取技术及环保处理技术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已建成了以玉米芯为原料年产2000吨木糖醇联产3000吨柠檬酸、以秸秆为原料年产1000吨乙醇联产1200吨丁二酸、以秸秆为原料年产5000吨乙醇等工业化示范项目。目前,这些项目正处于运行调试阶段,而作为该公司董事长的李荣杰,却仍然每天发愁——成本太高。
不少业内专家也实话实说:以国内企业现在的技术水平,发展生物质能肯定赔钱。
随着前几年国际油价的攀升,生物柴油以其价格和环保优势获得了青睐。除了三大石油巨头外,民营企业和外资公司也纷纷加入生产生物柴油的行列。但这种局势在去年下半年发生了逆转。当时,国际油价从每桶147美元跌至40美元,国内柴油供应紧张的局面立即得到缓解。生物柴油因成本降不下去,导致销路出现问题。许多企业出现负利润,不少企业因此停产甚至倒闭。
即使不出现去年下半年的情况,我国生物质能源企业要想赚钱也非易事。据了解,吉林燃料乙醇公司、黑龙江华润酒精公司、河南天冠燃料乙醇公司和安徽丰原生化公司这4家国有企业自2002年成为燃料乙醇试点企业以来,共获得“两税”减免1.9亿元,中央财政拨付的亏损补贴20亿元。但即便是这样,这4家企业也仅能勉强保持不亏损。而其他不享受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的生物质能源企业则很难维持下去。
成本高是因为技术不过关
对于解决秸秆利用的难题,淮北中润生物能源技术开发有限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