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说起农村,大多数人会想到,做饭烟熏火燎,粪坑臭气冲天,蚊蝇四处乱飞。
如今,使用沼气的农户用上了清洁的气体燃料,拥有了干净的厨房和卫生的厕所,改变了原有的生活习惯。
在库车县比西巴格乡和齐满镇渭干村,随意走进一家农户,干净整洁的厨房和卫生间让人以为这是在城里。和记者一样,不少参加现场会的代表对沼气池的建设也很感兴趣。
在这户人家的后院,记者到处寻觅沼气池,但是没找到。看到记者一脸疑惑,温宿县农业局局长孙群凤告诉记者,沼气池一般建在养殖区的地下,沼气罐密封比较好,基本闻不到异味。一根管线连到厨房和卫生间,看管线就知道是在使用沼气。
在新和县依其艾日克乡沼气服务站,印有“沼气服务车”字样的抽渣车格外显眼。农户只要一个电话,支付一定的费用,经过培训的专职服务人员会把沼渣运到自家的地里作肥料,沼液可作为叶面肥。
目前,沼气建设的综合效益又有了新突破。特克斯县将沼气池与设施农业蔬菜基地捆绑建设;昌吉市开展了沼气池与日光温室结合模式的试点;霍城县良繁场建立了“养殖-沼气-葡萄”的生态农庄;喀什地区沼气池年产沼气1400多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效益1100余万元。
自治区农业厅党组书记刘学虎算了一笔账:建一座10立方米的沼气池每年可节省开支近500元;使用沼液、沼渣每年节省化肥、农药开支600元左右。细算下来,一座沼气池每年直接效益在1100元以上。
相关数据表明,全区沼气池年产沼气1.2亿立方米,节能8万多吨标煤,减排温室气体46.5万吨,无害化处理牲畜粪便465万吨,保护荒漠植被500多万亩,促进农民增收2.5亿元。
2015年农村沼气普及率力争达到50%
据介绍,我区沼气建设在经过7年的发展之后,初步形成了“政府扶持、农户自筹、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机制。沼气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正在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但是后续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病废池数量较多等因素依然制约着沼气建设项目的发展。比如,随着农村畜禽养殖逐步向集中规模养殖、小区养殖方向发展,农村沼气建设没有与种植业、养殖业发展变化有机结合,造成前几年已经建好的沼气池无料可投,沼气池综合利用率较低。同时“一池三改”配套率不足30%,农村沼气乡村服务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影响了沼气建设的进度与推广应用。
为解决资金困难,从今年起,中央将南疆三地州农村户用沼气补助标准提高到每户2500元,增加了一倍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