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气象更新。近日,笔者沐浴着明媚的阳光和暖和的春风,深入包谷垴乡青山村采访巧家县沼气池建设,看到一幅幅喜人的画面:往昔光秃秃的山头长满了树木,深山沟壑里的水变得清澈见底,桃花李花杏花争相斗艳,群蜂来来往往采蜜一派繁忙,鸟儿吵吵闹闹飞行其间。地里,绿油油的豌豆苗开出新花,青青的麦苗即将抽穗,行行整齐的桑树开始吐出嫩芽。一个个雪白的村庄变靓了,一户户农家小院卫生了,一个个村民喜笑颜开。在村民张元国家厨房里,水龙头咕咕地流着自来水,在干净锃亮的灶台上,一台沼气灶蹿出的蓝色火苗燃得正欢……
“这一山村美景与我们大建沼气分不开!”巧家县主要领导如此强调说。近年来,巧家一直把农村沼气发展作为生态建设、农村新能源建设和改善民生的一大突破口,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一大法宝。 2009年,巧家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等发展机遇,全年将新建沼气池1.8万口。至年底,全县累计建成沼气池数量将达到55651口!
新农村,新能源,新生活,新气象。巧家是怎样大力发展农村沼气的呢?
背景:生态脆弱 发展沼气是出路
巧家是一个农业大县,地处金沙江、牛栏江两江流域。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喊出“以钢为纲”口号,巧家闻风而起,遍地开花,轰轰烈烈地乱砍滥伐林木“大炼钢铁”,给曾以“秀美山川”著称的巧家带来了空前的大灾难,当人们从“大跃进”梦幻中醒过来时,全县已是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生态极端脆弱。《巧家县志》记载:“大跃进”期间,为了“大炼钢、铁、铜”,全县建设炼钢小高炉数百座,毁灭性地砍伐大片林木的面积难以计数,1961年全县森林覆盖率仅为9.27%,1974年森林覆盖率再次下降到4.9%!
毁林容易造林难!随后,虽然巧家展开了造林运动,但是进度缓慢,加之大量砍伐建筑用材、生活烧柴等,到1990年,森林覆盖率仅回升至11.91%。
建设生态,保护长江,地处金沙江上游的巧家责任重大!生态建设建什么?怎样有效解决这不能立竿见影的生态难题?一度时期,这问题很是令人头疼。因为,没有新能源替代村民生活柴火,农业大县的巧家要建设生态就成了一句空话。
为彻底走出“一边大力造林,一边砍伐林木”的恶性循环怪圈,通过深入调研,缺煤县巧家断然决策——大力建设新型能源沼气。巧家自然条件具备建设沼气新能源,全县16个乡(镇)有13个地处江边干热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