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沼气建设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沼气建设促进了生态有机农产品开发,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沼气建设以推广各类沼气生态农业模式为切入点,通过广泛开展沼气的综合利用,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比如:榆次区东赵乡杜保印家的“四位一体”节能温室516m2,其中:猪舍面积20m2,厕所2m2,在20m2太阳能猪舍内养猪18头,每头猪可提前出栏1~2个月,节约饲料80~100kg,仅养猪一项纯收入达8000元。棚子里种植的反季蔬菜都用沼渣、沼液做肥料,生产的无公害绿色蔬菜价格比外进的蔬菜每公斤贵好几角钱,市场供不应求,一年下来种两季菜,一茬西葫芦、一茬西红柿,光蔬菜净收入达1.4万元,棚内还点了5个沼气灯,一个沼气灶,其中采用灯光增温、二氧化碳及沼液施肥,温室蔬菜可增产20%,增收2800元,一家四口人做饭用沼气灶,节约煤炭2t,每吨按300元计算,折合人民币600元,家庭用沼气灯照明,一年节电200kw,折合人民币100余元,上述几项加起来,一家4口人,人均年收入达到6425元,由于施用沼肥化代替了化肥,既提高了植株抗病能力,又提高了蔬菜品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4 沼气建设带来了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农户使用沼气后,厨房不再烟熏火燎。结合“改厨、改厕、改水、改栏、改浴”建沼气池,农户饮的是自来水,用的是卫生厕所,再也看不到过去遍地污水、粪草乱堆、臭气熏天的现象。各种污物经过沼气池厌氧发酵,杀灭了粪便中的虫卵病菌,常见的传染病、肠道寄生虫病大大减少,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同时,沼气建设促进了种养业的规模经营,带动了农民节支增收。发展沼气生态农业不仅可以减少农户生活支出,节约生产成本,还能够促进养殖业,带动种植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
总之,沼气在生产和生活中所表现出“三省”(省柴、省电、省力)、“三增”(增肥、增效、增产)、“两减少”(病虫害减少、投资减少)、“一净化”(净化环境)的综合作用,日益受到农民的青睐。
3、我市发展低碳农业存在的问题
3.1 以沼气为主的农村可再生能源的综合效益发挥不够。我市以沼气为主的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工作,从建设数量、建设质量、使用率等方面讲,在全省都处在领先水平。但是,离建一个、成一个、使用一个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户用沼气的正常使用率只有75.3%,而且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效益不高。其他多能互补项目的使用率几乎都在100%,如“吊炕”、生物质能炉、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已建成的大中型沼气工程、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的使用率都非常高,但是,数量还偏少。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