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沼气池的建设是“惠民工程”,然而,延安市吴起县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鼓励农民兴建沼气池。但意想不到的是,政府为农户建成的沼气池却成了半拉子货,当地群众对政府实施的这一民生工程颇有异议。
群众爆料:政府建的
沼气池多数是半拉子
近日,家住吴起县洛源乡、薛岔乡、长官庙的多位村民向本报反映,近年来吴起县在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同时,致力于解决农村“三口”问题,在沼气能源建设上,该县大力宣传和鼓励农民兴建沼气池,但由于该县有关部门在沼气池建成后后续服务跟不上,大多数农户沼气出现问题,无人维修或有人而无能力维修。加之建沼气池技工技术差,不负责,部分池子质量差等问题,致使政府为农户建成的沼气池成摆设。
记者调查:政府建的
沼气池多数成摆设
“当时政府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村民都积极响应。但让我们想不到的是,池子建好后由于质量问题和建池技工技术问题,不是漏气,就是池底渗液,建成后就没能用上一天。更让我们生气的是政府池子一建好就一走了事了。”
洛源乡王台村村民王某说。
“沼气池是由县能源办负责实施的,技工也是他们派的,只是建了个池子,没拉管线,也沒发炉灶,根本就没沼气源,说白了就是半拉子工程,都是为套取囯家的钱。”洛源乡塔湾村村民蔺某说。
1月9日,记者来到吴起县能源办,该处办公室王主任告诉记者:“主要是现在农户都不养殖了,所以没有气源。”当记者问“既然不具备条件实施,为什么还要给农户实施,是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时,王主任说:“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是农户自已申请要求的,至于以后能用不能用、用还是不用,那我也没办法,管不了。”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