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看,不比城里的煤气差吧,火力足,炒出的菜香着呢,现在农民家都用这新能源!”1月10日,记者在苏家屯区白清街道邓家沟村“彪哥农家乐”的厨房里看到,厨师一拧开关,“啪”的一声,沼气灶腾起蓝色的火焰。“咱用的可是"放心沼气",区里成立了农村沼气管理服务站,打通"沼气维修110",维修车随叫随到。”
“用不完的煤气罐,不花钱的肥料汤,填不满的垃圾箱。”当地村民们的说法形象地展示了沼气作为一种新型能源所具有的可持续、无污染、可循环再利用的特点。马华彪介绍:“用了沼气后,每个月至少省了一罐液化气,一年就省下1200多元,屋后养了4头猪为沼气池提供粪肥原料,沼渣和沼液施到自家的菜园子里,种出的菜是真正的纯绿色!”邓家沟村沿街的30多户农家乐几乎家家这个模式。
据测算,一口8立方米到10立方米的新型高效沼气池,一年可以为农民节煤2000公斤,节电200千瓦时左右;用沼渣、沼液对温室蔬菜增施“沼肥”,还可使蔬菜有效增产。一口沼气池一年提供的沼肥,相当于50公斤硫酸铵、40公斤过磷酸钙和15公斤氯化钾。
沼气好用,但复杂的设备出现问题了怎么办?大部分农民缺乏沼气管理、维修和保养技术,零部件坏了不会更换,沼气池漏气、产虚气等问题曾经是沼气池推广应用的瓶颈。
“苏家屯区率先成立了农村沼气管理服务站,沼气用户每年只需缴纳30元的会费,就可以免费享受沼气维修维护服务。农民有需要,打通"沼气维修110",维修车随叫随到。”苏家屯区农机局局长高明义说,该区在推广沼气的同时不断完善沼气服务体系,目前,苏家屯政府已经配备了沼气设备维修车8辆,每个乡镇配备了专门的维修人员,同时解决了沼气管理服务站维修场所,保障车辆、维修设备及配件等投入。
高明义介绍说,该区今年计划投资560万元在永乐街道杨树村等地新建一个大型沼气池,将开始采取集中沼气供应的新模式。今年该区将集中为杨树村460户居民集中供沼气。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