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显示,1991年至1998年,农村能源消费总量从5.68亿吨标准煤发展到6.72亿吨标准煤,增加了18.3%,年均增长2.4%%。而同期农村使用液化石油气和电炊的农户由1578万户发展到4937万户,增加了2倍多,年增长达17.7%,增长率是总量增长率的6倍多。可见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对于优质燃料的需求日益迫切。传统能源利用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农村现代化需求,生物质能优质化转换利用势在必行。
有关专家指出,生物质能高新转换技术不仅能够大大加快村镇居民实现能源现代化进程,满足农民富裕后对优质能源的迫切需求,同时也可在乡镇企业等生产领域中得到应用。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常规能源不可能完全满足广大农村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且由于国际上正在制定各种有关环境问题的公约,限制CO2等温室气体排放,这对以煤炭为主的我国是很不利的。因此,立足于农村现有的生物质资源,研究新型转换技术、开发新型装备,既是农村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减少排放、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成本需降低技术待突破
资源丰富、前景广阔。生物质能的美好未来吸引了许多的投资者。经过不断尝试,许多问题也同时显露出来了。如原料涨价、销售不畅、融资困难、产业环境恶劣等等,这些都在制约着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
有业内专家指出,表面上看生物质取之不尽,但目前的状况是,能量转化效率低,中间成本高,原料稀缺。据了解,生物质能与风能、光伏的最大差别在于其原料更加“稀缺”。尽管生物质资源量巨大,但原料获取和转化过程中需要额外投入,导致原料总成本居高不下。与其他非水能的可再生能源相类似,生物质的能量密度低,需要大量的土地。此外,生物质物流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收集、储存、运输,以秸秆发电为例,考虑到收购过程中车损、燃油及人力消耗,即使宽松估计,经济收购半径不宜超过50公里,生物柴油所需的地沟油收购半径也只有300公里左右。而木本植物制油的成本则更昂贵,它涉及到育苗、栽培、基建、维护、采集、运输等诸多环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是加大生物能源技术研发力度,用科技推动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
目前,生物质能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世界重大热门课题之一,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开发研究计划,如日本的阳光计划、印度的绿色能源工程、美国的能源农场和巴西的酒精能源计划等等。目前,国外的生物质能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