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市场供需紧张,加之世界范围内低碳理念深入人心,“新能源”、“节能减排”等理念也随之铺天盖地地席卷整个新农村建设过程。“土腥味”十足的沼气在众多新能源品种中脱颖而出,在提供燃气、照明、取暖的同时,净化农村生态环境,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成为我国各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项目。然而,在一些地方,沼气推广却走了样。
利民工程怎么不利民?
沼气新能源技术的推广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解决了中国农村长期以来人畜粪便、作物秸秆、生活垃圾无法处理的难题,解决了农村因没有排污处理系统而造成的脏乱情况,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和精神面貌,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是一项“化腐朽为神奇”的技术。在当前我国能源供应不足、农村煤炭粗放型使用的情况下,不失为一项节能减排的惠民工程。
从2003年开始我国农村沼气国债项目正式启动,得到了国家环保部门、农业部、科技部以及中央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好评。根据相关补贴政策规定,农民兴建一座沼气池生态能源系统,国家将给予80%的财政补贴,这对于直接利益接受者的农民而言,不能不说是得到了大实惠。
但是2009年8月份,一则来自《中国经济周刊》的关于农村沼气能源工程的报道让人震惊。这份关于黑龙江省“数万沼气池非正常报废”的报道,引起人们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匆忙上马、不切实际建设的关注,也让人陷入了沼气工程能否继续在新农村建设中生存下去的思考。
据调查,黑龙江省数万沼气池非正常报废的背后是盲目建设、偷工减料等主观原因,“砖混结构”(红砖混凝土)沼气池也成了该省农民的噩梦。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地区,冬季的严寒可想而知。政府主导的沼气工程基本都是砖混结构,而这些接近地表的沼气池经过一个冬天后基本会全部冻裂,不能产生足够的压力供应沼气。但是有关部门却没有注意,一年年的报废,一年年的新建,国家和百姓的钱随着泄漏的沼气无影无踪了。
如果能及时更换建筑材料或修改沼气池设计,不就能改善这种情况了吗?但是当地群众反映,政府验收只认定砖混结构,并且在材料和建设上也有规定,否则不能通过。而不通过验收的结果就是无法获得相关财政补贴。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出台的《户用沼气池质量检查验收规范》中规定了户用沼气选用现浇混凝土、砖砌体、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等材料建池以及密封层施工的质量检查验收的内容、方法及要求,但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