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沼气池,以后我就不用再担心蔬菜的品质问题了,用沼液和沼渣返田施肥,不但能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减少开支,还能使种出的蔬菜产量高、销路好,能源办真是帮我解决了大问题了”看着正在建设的沼气工程,保康绿丰园蔬菜基地负责人王勇,兴奋不已。
深秋时节,在保康县过渡湾镇二堂绿丰园蔬菜基地沼气工程建设现场却是忙碌异常:地面上砂浆搅拌机低吟着,一根白色的输浆管将拌好的砂浆送入沼气池内,五六个工人正在用免烧砖砌筑池墙……
县能源办负责工程技术的郭化龙介绍,整个沼气池直径为8米,深为10米,建设池容为300立方米,年可产沼气32400立方米、沼液4110吨、沼渣520吨。工程建成后可为周边70余户农户提供生活用能,为500亩蔬菜基地提供有机肥料。
保康绿丰园蔬菜基地是保康县委,县政府为加强城区“菜蓝子”工程建设而发展的蔬菜基地之一。基地总规模为500亩,已建成200亩,建设标准化钢管蔬菜大棚300个,开发有黄瓜、辣椒、茄子、板豆等时令蔬菜品种十多个,年产时令蔬菜450万斤。王勇说,基地建设以来,要消耗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不但要支出费用,还要担心农残问题,蔬菜品质的提升一直是困扰基地发展的头痛和棘手的问题。
为提高蔬菜品质和基地的生产能力,保康县能源办多次到基地考察论证,与基地负责人进行商讨,达成沼气工程建设意向。为成功建设沼气,县能源办先后组织业务技术人员到团风、宜都、宜陵、谷城等地学习考察联户沼气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保康本地实施,精心制定方案,组织专班,开展联户沼气工程建设。
保康县能源办主任郝传礼介绍,县能源办将以二堂绿丰园沼气工程为试点示范,沼气直供到农户,沼液引入基地喷苗,沼渣用于基地返田增肥,形成种养结合的“猪(牛)-沼-菜”循环生态农业模式,以减少化肥的用量,提高蔬菜品质与产量,打造绿色无公害蔬菜品牌,还可以为基地消化部分尾菜,最大限度地扩大沼气综合利用效益。随后,将沼气工程向全县所有的“菜蓝子”工程基地拓展,同时在养殖小区和农村居民小区全面铺开联户沼气工程建设,开展循环生态农业基地建设。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