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oqiweb.com - 关注沼气界发展

投递文章 投稿指南 本站通告:
搜索: 您的位置沼气网 > 沼气技术 > 基础知识 > 正文

沼气发酵常识(上)

2013-6-29 16:06:03     作者:Admin   【 】 浏览:  评论:1

    一、什么叫沼气发酵?
     答:沼气发酵又称为厌氧消化、厌氧发酵,是指有机物质(如人畜家禽粪便、秸秆、杂草等)在一定的水分、温度和厌氧条件下,通过各类微生物的分解代谢,最终形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可燃性混合气体(沼气)的过程。
     二、农村常用的沼气发酵原料有哪些?
     答:农村可以用来作沼气发酵的原料有很多,最常用的是人、畜(猪、牛、羊、鸡、鸭、鹅等)粪便,各种作物秸秆(稻草、麦草、玉米秸)、青杂草、烂菜叶、水葫芦、有机废渣、废水(酒糟、制豆腐的废渣水、屠宰场废水)等都是很好的沼气发酵原料。
     三、选用哪些发酵原料能使沼气池产气快、产气好?
     答:沼气发酵原料是产生沼气的物质基础,沼气发酵时各类微生物从发酵原料中吸取营养物质如水份、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某些元素。
     为了保证沼气池启动和发酵有充足而稳定的发酵原料,在投料前,需要选择有机营养适合的牛粪、猪粪、羊粪做启动的发酵原料。因为这些粪便原料颗粒较细,含有较多的低分子化合物,氮素的含量高,其碳、氮比都小于25:1,都在适宜发酵碳、氮比之内,所以选择以上粪便作发酵原料启动快,产气好。不要单独用鸡粪、人粪和甘薯渣启动,因为这类原料在沼气细菌少的情况下,料液容易酸化,使发酵不能正常进行。
     四、怎样启动新投料的沼气池
     答:新投料的沼气池从进料开始到能够正常而稳定地产气的过程,称为沼气发酵的启动。沼气池发酵顺利地启动,对于能够保持长久稳定运行是非常重要的。启动程序一般为:⑴加入按要求配比的接种物和发酵原料;⑵加入20℃以上的水;⑶封闭活动盖之前用pH试纸测酸碱度;⑷封闭活动盖;⑸放气试火。
     五、沼气池启动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一个不漏水、不漏气的沼气池启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有足量的接种物。新池装料前,要收集老沼气池里的沼渣、沼液、粪坑的底脚黑色沉渣、塘泥、城镇污水沟的污泥,以及食品厂、酒厂、屠宰场的污水、污泥,其中都含有丰富的沼气细菌,是良好的接种物。收集以上某一种接种物的数量,要达到发酵原料的10-30%,把接种物和发酵原料均匀混合,一同加入池内。及时加水封池。加入沼气池的水可依次选用沼气发酵液、生活废水、河水或塘水等,也可使用井水,但尽量不用自来水,不能使用含有毒性物质的工业废水。
     2、适宜的温度。在10-60℃的范围内,沼气均能正常发酵产气,在这一温度范围内,温度愈高,产气量愈高。所以,沼气池启动最好在4-10月间进行为宜。
     3、适宜的酸碱度(pH值)。沼气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要求发酵原料的酸碱度保持中性或微偏碱性(即pH=6.5-7.5),过酸、过碱都会影响产气。
     4、适当的负荷。农村沼气池的负荷通常用发酵原料浓度来表示,适宜的干物质浓度为6-12%。浓度过高,发酵原料不易分解,并容易积累大量酸性物质,影响正常产气;浓度过低,单位容积里有机物含量相对减少,产气量也会减少。沼气池要低负荷(6%以下的浓度)启动,等产气正常后,再逐步加大负荷,直到设计的额定运行负荷。
     5、添加水的控制。沼气池启动,加入池内的水量较大,大约占沼气池有效容积的5/8。因此,启动水温对沼气池能否顺利启动影响很大。一般启动水温应控制在20℃以上,如果要在秋冬季节启动沼气池,加入池内的启动水温一般应控制在35℃以上。
     6、封盖。密封活动盖要用石灰胶泥,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要能填充活动盖和天窗口之间的缝隙。活动盖上的蓄水圈要经常加水,以防密封胶泥干裂,出现漏气。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Tags: 沼气发酵常识(上)  
责任编辑:zhaoqiweb.com
  • 上一篇:生活垃圾怎样处理
  • 下一篇:沼气发电
  • 各省沼气导航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返回顶部 - 百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