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山东频道7月1日电 “烧饭不用煤和材,干净卫生又方便;沼气全身都是宝,作物用了营养高。”6月30日笔者前往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店子镇龙虎村沼气户孙伟家采访时,孙伟通过当地歌谣向笔者讲述沼气所带来的新变化。截至目前,山亭区先后有21136户农民用上了“循环能源”沼气。
近年来,山亭区委、区政府把农村沼气项目建设列入政府为群众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纳入区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成立了以区长任组长的农村沼气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区沼气建设工作的督促、调度和协调;区政府每年同各乡镇(街道)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奖惩;区农业局实行科级干部帮包乡镇(街道)农村沼气建设的“一岗双责”工作制度,各乡镇(街道)均设立农村能源办公室,安排3-5名机关干部,负责本乡镇(街道)项目任务的落实。同时,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山亭区财政部门每年专项列支60万元作为能源工作经费,为沼气规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为了加快山亭区沼气建设步伐,结合山亭区林多草丰的资源优势,按照“家居清洁文明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农村环境优美化”的要求,选择班子战斗力强、有一定经济实力、养殖基础好、科技意识强的村,作为落实项目建设示范村,推行“猪—沼—菜(果、粮)、秸秆养牛—牛粪发酵沤蛆—蛆虫养鸡的生态养殖模式,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同时,山亭区全面加强沼气使用技术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区、镇、村”三级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了54个沼气服务网点,网点配套物质实行统一采购、房屋统一标准、网点技术人员统一持证上岗,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组建60余人的专业技术骨干队伍,做到建前、建中、建后全程服务。集中培训沼气工,为建后服务提供技术支持。据山亭区分管农业的副区长李霞介绍,“山亭区通过推行农村沼气建设,全区可年节约标准煤1.5万吨,年可生产沼渣、沼液22万吨,可满足10万亩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用肥。”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