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嘛,我喂养的几十头牛,光是牛粪处理就是一大难事,不过,自从去年建好了这口中型沼气池,不但帮我解决了难题,还能节省煮饭、炒菜的电费,真是一举几得。”黔江区石会镇黎明社区肉牛养殖场李洪勇,将沼气灶的开关轻轻一开,蓝色的火苗便直往上窜,没等几分钟,一锅水就沸腾起来。
“去年共投资2306.8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003万元,市级投资280.8万元,农户自筹资金1023万元,建成了农村户用沼气池5015口。农户新建一口沼气池,财政要补助2560元,农户只需要投工投劳即可,基本上不用出钱。”该区农委能源办相关人士表示。
据了解,沼气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既可替代秸秆、薪柴等传统生物质能源,也可替代煤炭等商品能源,而且能源效率明显高于秸秆、薪柴、煤炭等。沼气投入使用后,能产生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据测算,一口沼气池,年平均产气1000 m3,年可节省标准煤约1.5吨,省电200度,减少CO2排放量约2.7吨,减少SO2排放量约0.015吨。
由于沼气池具有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是实现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该区在科学规划基础上,积极帮助农民、养殖场主建立沼气池,到目前为止,该区累计建成沼气池4万余口,15万人结束了“烟熏火燎”的日子,用上了清洁能源。
为了让建成的沼气池真正发挥作用,自2010年以来,该区沼气池全部采用成型钢模施工,统一池型,防止偷工减料,保证建设质量,确保农户真正受益。
同时,该区还加强了沼气池后续服务网点建设,投资70万元新建成了10个乡村服务网点,按照“六个一” (即一处服务场所、一个原料发酵贮存池、一套进出料设备、一套检测设备、一套维修工具、一批沼气配件)标准建设,做到服务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配件、有原料,彻底解决建池农户后续使用之忧。
农村沼气池的普及利用,也加快了畜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该区以农村沼气池建设为纽带,推行“粮、草、秸秆-畜-沼-农果林菜草地施肥灌溉”、“粮、草-畜-畜产品加工-污水处理-农果林菜草地施肥灌溉”、“粮、草-畜-粪污处理-农果林菜草地施肥灌溉”等循环经济模式,不但实现了畜禽养殖与废弃物综合利用互促互动,还使畜禽粪便得到了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既治理了畜禽养殖污染,又开发了清洁能源和有机肥源,节能减排,促进了现代畜牧业环保、健康发展。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