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oqiweb.com - 关注沼气界发展

投递文章 投稿指南 本站通告:
搜索: 您的位置沼气网 > 新闻资讯 > 业内动态 > 正文

垃圾没地埋沼气要“断气” 垃圾发电厂或将关门

2013-1-24 9:45:02   来源:中国沼气网   作者:沼气网   【 】 浏览:  评论:0

在株洲市荷塘区明照乡桐梓坪村,群山环绕中,一个白色的院子特别扎眼。院子内几台发电机彻夜轰鸣,这里便是株洲市垃圾沼气发电厂。繁忙生产表象的背后却暗生着“能源危机”。这家用垃圾发酵沼气作为燃料的发电厂,所依托的株洲市垃圾处理场因即将被填满,陷入再无垃圾供给的困境,设计使用年限为20年的发电厂,面临着使用不到三年或将关门的处境。本报记者孙汉秋株洲报道

  困局 垃圾发电厂无垃圾可用

  本月4日,在株洲市垃圾处理场内,记者看见了堆积成一二十米高的垃圾山。

  在垃圾填埋场附近,一个叫做湖南惠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一片垃圾的衬托下特别引人注目。这就是株洲市唯一一家利用垃圾分化沼气发电的公司。

  该公司总经理黄验平告诉记者:“今年内就有可能停产了,没有垃圾产沼气了,就发不了电。”

  黄验平所说的没有垃圾发电,并非指株洲市没有垃圾可用,相反由于垃圾排量越来越多,处理场渐渐被堆满,无法容纳更多的垃圾,致使这家本来设计使用年限20年的发电厂,因为没有沼气,不得不面临着提前关门的困境。让投资方纠结的是,迄今为止成本还未收回。

  肇因 垃圾处理场已接近饱和

  出现这种结果也是管理方始料未及的。记者登录株洲市园林绿化局的官网,上有一篇文章说:“由于龙州垃圾场已经填满……市政府决定在荷塘区新建一座垃圾填埋场,使用年限为16.7年。”新填埋场于2004年元月1日开始运营投入使用,仅仅9年的时间,几乎被填平。文中提到的垃圾填埋场就是株洲市垃圾处理场。

  逐渐填满的垃圾处理场,显然让株洲市相关部门很头疼。为了“彻底解决”日渐增多的城市垃圾,2009年8月,株洲市政府决定在石峰区新建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2012年5月开建,2013年12月建成投产。

  事实上,利用垃圾掩埋场回收沼气发电,是现阶段比较环保的资源再利用方式,“然而它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处置问题,其本质还是原始的垃圾掩埋,只是将其产生的有用气体回收利用而已。

  现状

  近年市区垃圾排放量猛增

  小陶是一名垃圾托运工人,去年初,他承包下了株洲市合泰垃圾中转站的垃圾托运项目。每天早上五点,他便开始奔波在合泰中转站和株洲市垃圾处理场之间。株洲市垃圾处理厂位于株洲市荷塘区明照乡桐梓坪村,两地之间距离约15公里,一个来回要花费近一个小时。

  “干完今年就不干了,重新找活儿做。”小陶话语不多,对于工作他没有过多的抱怨。通往垃圾处理场的路不好走,小陶不停地扭动方向盘避开障碍物。他透露,跑一趟有50元的酬劳,一天顶多跑12趟,但是油费就花掉300多元。这样一算下来,小陶觉得赚不了多少钱。“除了成本,垃圾越来越多也是一个原因,搞不赢。”他说。

  株洲市城管局宣传科贺科长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株洲市区的垃圾排量为30.2万吨,2010年为33.1万吨,2011年为33.5万吨,而到了2012年,这一数据变为了39.4万吨。

  出路

  走出垃圾围城,分类减量势在必行

  事实上要解决垃圾围城并非无章可循。走在环保前列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走过了原始的垃圾掩埋和垃圾焚烧两种处置方式后,最终选择了垃圾分类循环利用和垃圾减量的方式。

  拿合泰服装加工基地来说,其实有大批人从事着服装加工垃圾的回收工作。65岁的湖北人郑文壁在这里一干就是18年,每天像大多数服装垃圾收购员一样,他蹬着三轮车,奔走在合泰地区的大街小巷。然后将收购回来的边角废料分类挑拣,然后转手布料生产厂融化、再织布。

  而郑文壁也仅仅是株洲众多废品收购员中的一个,但他们面临的困境是,经常受到驱赶。

  行动

  今年将建餐厨垃圾处理站

  株洲市垃圾处置监督管理处建设科肖科长提供的资料显示,株洲市区人口在2012年达到108万,市民每人每天平均产生垃圾量0.97kg,株洲市每天垃圾产量约1050吨。

  “源头上不作处理,会给末端带来巨大的麻烦。”市城管局一位贺姓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株洲市在垃圾处置上将会有一些有意义的尝试。

  他提到,2013年,株洲市城管局将着手建立一个餐厨垃圾处理站,它将采用餐厨垃圾提炼工业用油的方式,一方面减少此类垃圾污染,另一方面也将对广受诟病的“地沟油”产生一定的遏制作用。

  而对于其他类的垃圾分类处理,他也提到,2013年或将在社区推行试点,详细的实施方案目前还在株洲市政府审批。

  “显然,垃圾分类减量,在目前看来还有一定困难,株洲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个需要政府引导,也需要市民参与”。他说。

  链接

  垃圾发电

  垃圾填埋气发电是将垃圾填埋场中的有机物经降解后产生的填埋气(富含甲烷)作为燃料进行发电的技术,是一种将垃圾清洁化、资源化处理的利用方式。垃圾填埋后2个月便能产生沼气,通过专门装置,将沼气回收,再用来发电。

  数据

  市区人口:约108万

  人均产生垃圾:0.97kg

  垃圾总量:约1050吨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各省沼气导航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返回顶部 - 百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