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湖北省谷城县庙滩镇发生了一件新鲜事儿,生猪养殖大户郭清华捣鼓了一个大池子,把原本臭烘烘的养殖场变了样,解决了畜禽粪便污染难题。这些池子真有这么神奇么?带着疑问,笔者走进了庙滩镇皂角树村。
据了解,郭清华的养殖场年可养殖生猪5000多头,存栏就有3000多头。以前只要提起养殖场,村民就怨声载道。村民们说,那个猪场的粪便流到田里,浓度太大,把庄稼都烧死了。堆在马路上,臭味儿太大,村民意见很大,每年猪场都要赔不少钱给村民,可村民还是不买账。
正当郭清华为猪场粪便头疼不已的时候,谷城县农村能源办公室负责人找到了他,说养殖小区联户沼气工程技术能变废为宝,可以把粪便当作原料产沼气,不仅能解决养殖场的环境污染和生活用能问题,还可以供给村民,化解矛盾。
在该县农村能源办和村里的支持下,郭清华申报了“养殖小区联户沼气工程”项目,在自己的养殖场里建起了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大型沼气池。
笔者在郭清华的养殖场里看到了那个传说中的沼气池。从表面上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地下却是一个神奇的“工厂”。该县农村能源办主任王强说:“猪粪在预处理池初级沉淀后,通过进料口到主池子,经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所产的沼气通过沼气管网能供应50家农户。沼液、沼渣通过出料口进入到沼液、沼渣储存池。由抽排车再把这些有机肥料拉到农户的田里,种植出有机农产品。”
村民周先华跟笔者算起了经济账:“城里用的天然气是每立方米3元钱,我们这里只收1.5元钱。过去用液化气,每月都得用一罐子气,烧沼气,一个月最多用30多立方米,一年能省600~700元钱。”
据了解,“养殖小区联户沼气工程”就是集中利用畜禽粪便,建设养殖小区沼气和联户工程,推进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每个联户沼气工程可辐射供应周边农户使用沼气。联户沼气工程的建设,解决了养殖场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实现了一家建池,多家用气,同时也促进了规模养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王强说:“养殖小区联户沼气工程是一项改善村居环境、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惠农民生工程,我县将从今年开始,鼓励全县规模以上的养殖小区建设联户沼气工程,让这一民生工程惠及更多的农户。”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