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oqiweb.com - 关注沼气界发展

投递文章 投稿指南 本站通告:
搜索: 您的位置沼气网 > 新闻资讯 > 业内动态 > 正文

小沼气池迎来“大变革”

2013-12-27 17:59:28   来源:新华网     【 】 浏览:  评论:0

    新华网南宁12月26日电(记者吴小康)“藏身”于家家户户的小沼气池正悄然迎来一场“变革”。

    在广西农村,常常能在庭院里看到一块圆形水泥板,下面就隐藏着沼气池。这种靠在池子里投放秸秆、粪便作为主要原料制造的沼气,可用来照明、煮饭,因其清洁无污染且成本低廉,受到农民追捧。

    广西壮族自治区能源办公室的一项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广西已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395万座,入户率达49.38%,多年保持全国前列。

    然而记者走访桂东部分农村发现,沼气池正遭到“冷遇”。北流市北流镇甘村是种养大村,稻草和鸡猪粪曾是村民们头疼的问题。“以前稻草大部分直接烧掉,养殖粪便则随意堆放,这给环境带来污染。”甘村党支部书记李海说,沼气池不但可使废物实现再利用,且产生的废渣、废液还可用作庄稼的肥料,因此群众建沼气池的积极性很高。

    甘村有1100多户村民5800多人,全村2000多亩地曾是村民们取得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增加收入,村民们还搞起了养殖,几乎每户都养有鸡、猪。

    随着村里人口结构和养殖方式的转变,沼气池的命运也在发生着变化。目前,甘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常年在外务工,留守在农村搞种养的人少了,同时养殖散养化逐步向规模化过渡,用于制造沼气的原料大大减少,沼气池弃置现象随之出现。

    在北流市农村能源生态局干部廖伟国看来,沼气池遇冷还跟技术限制密不可分。“沼气池长期处于发酵状态,沼液表面容易出现‘结壳’现象,导致沼气冒不出来,需要经常清理。”因沼气属于易燃气体具有一定危险性,须由专业人员上门清理,一些农户嫌麻烦,这影响到使用沼气池的积极性。

    然而,当地并未放弃对沼气池的探索利用。甘村村民陈远扬一家三口,平时煮饭、洗澡用的都是沼气,但院落里却寻不到沼气池的踪影。他说,现在用的沼气都由村里“集中供气”点输送过来,每立方2.1元,今年以来全家用了130多立方。目前全村100多户用上了这种沼气。

    在甘村“集中供气区”,秸秆和养殖粪便经过发酵,产生的沼气经过脱硫等环节后通过沼气管网输送至用户,沼液、沼渣则用来制造有机肥。李树海介绍,“集中供气区”所用材料来自村民废弃的稻草和养殖场免费提供的粪便,目前每天可产沼气180立方米,基本能满足大家的需求。

    一位技术人员介绍,“集中供气区”采用的技术都是最先进的,经过多次摸索发现,猪粪与稻草按照6.67:1的比例投料,产气率最高、产气持续时间最长。他介绍,投料时也很有讲究,“首先用沼液把稻草全部浸湿,等到腐烂后与猪粪按照比例混合后,再投放到沼气池内,且每周要投放一次料。”

    当地还尝试改进沼气池工艺重新提升其吸引力。北流市农村能源生态局副局长谢璧曼说,全市正在推广一种新型沼气池,可有效解决沼气池“结壳”问题,进而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此外将组建专业维修队伍,为用户提供沼气池修建、设备维护等全方位服务,解决用户的后顾之忧。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Tags: 小沼气池迎来“大变革”  
责任编辑:zhaoqiweb.com
  • 各省沼气导航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返回顶部 - 百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