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近年来,高密市通过推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农村沼气工程,积极推进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改善土壤环境。近年来,农技人员先后在全市采集土壤样品7000多个,进行了7万多项次化验,建立了地力电子档案,构建了7个等级的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施肥专家系统。在全市420多个村设立了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宣传栏,示范带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达80多万亩。全市农民每年使用化肥总量减少8%--10%,平均每亩节支增收175.50元。
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农药污染持续减少。目前,全市建立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机防队40支,机防队员700多人,拥有悬挂式喷雾拖拉机22台、大型施药设备42台、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机750多台,全市机械防治面积达60万亩次。同时,积极推广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每年减少农药10-15%。
以农村沼气工程的建设,推动生态循环农业不断发展。积极争取实施了国家和省户用沼气、省级生态农业与农村新能源示范项目,目前全市全市已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7600多座,大型沼气池3座,中型沼气池1座,小型沼气池4座;建成农村沼气服务网点44个。全市年产沼气340万立方米、沼液10万立方米、沼渣2.5万吨。以沼气为纽带发展“猪―沼―菜”、“猪―沼--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基地面积达到4240亩,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
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在全市推广建设秸秆生物反应堆900多座,年可消化秸秆450多万公斤,扶持秸秆加工企业和秸秆收贮站每年消化利用秸秆3000万公斤吨,建设大型秸秆青贮池,年消化玉米秸秆40万公斤。同时,大力实施秸秆还田,小麦高留茬和秸秆直接还田面积达到144万亩,玉米秸秆直接还田面积达到90万亩。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了84.1%。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