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元龙寺乡散岔村,一排排崭新的新农村建设新貌直逼人眼,庭台院落,干净整洁。女主人张志花正在厨房里忙活着,沼气灶上锅里的饭菜已经飘散出阵阵香气。她告诉笔者,用沼气做饭不仅卫生,而且快捷、方便,比烧碳更实惠。像张志花一样能用上新能源沼气做饭的在全村就有50多户,覆盖率占到了全村总户数的95%。
村支部书记贺忠算了一笔账:“沼气做饭,一年最少减少柴薪消耗3000公斤,节省燃料费800元左右,沼肥还可以做果树肥料,这也节省了费用……”据了解,建一座8到10立方米的沼气池,全年可产沼气380到450立方米,能满足3到5口人的日常做饭需要。
“啪”,孙家河村民刘世祥用手轻轻转动开关,蓝色的火苗就蹿了出来,灯也亮了起来。他告诉笔者:“自从用上沼气后,厨房、院落、厕所干净多了。
在宝塔区采访中,农民们纷纷称赞使用沼气所带来的好处。宝塔区在新农村建设中,结合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和实际,在广大农户中积极推广修建沼气池,让农民都能用上沼气这种清洁能源。沼气建设的逐步推广,为全区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新变化。
目前,在宝塔区一些使用沼气的养殖户中已经逐步形成了“家禽(畜)—粪便—沼气—沼渣—种果(菜)”这样一种循环生产模式。通过沼气的建设使用,让农民们开始逐渐认识到了循环经济,了解到了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感受到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好处。
沼气的发展,使农村随处可见的露天粪坑不见了,这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蚊蝇的繁殖,减少了疾病的传播,对提高农民的生活卫生水平、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状况起到了明显的作用。青化砭镇前丈子沟村村民米生旺说起建沼气的好处时,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据能源办主任呼延军介绍,今年以来,宝塔区按照中省市要求,进一步加大了能源沼气建设的力度,按照“地下建池、池上建圈、圈上建棚、圈旁建厕、厕内洗浴”的建设模式,狠抓沼气池的规范建设,切实做到了设计合理化、施工科学化、建设规范化。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建成沼气池15600口,建成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20多处,发展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050台、节柴灶500台、太阳灶2000多台,覆盖了全区516个村。
为了让农民自觉地使用好沼气,宝塔区能源办通过召开现场会、动员会、印发宣传单,编写沼气建设《农村沼气实用技术手册》等材料,组织群众到项目村参观学习等形式加强宣传引导工作,增强沼气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形成了政府主导、群众积极投入建设沼气的良好局面。
宝塔区把沼气建设,作为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来抓。今年以来,区能源办、乡镇干部明确建设责任,量化工作指标,实行包村、包点,并同工资、奖金挂钩,严格执行项目管理规定,坚持“两自”、“三不给”、“四不建”原则;制定出台了宝塔区沼气建设《工作制度》,对工作人员实行奖优罚劣,建立了农村户用沼气档案卡,实行全程跟踪管理。组织沼气技术员定期对已建池农户进行回访,帮助建池农户解决日常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健全了技术服务网络,并发放了《服务联系卡》,设立了37个沼气服务网点,配备了沼气维修工具,配备了抽渣车、检测仪、加压机及沼气配件等。制订了规章制度和收费标准,严明了工作纪律,严格了服务要求。把技术推广、服务延伸到了乡村。确保建一口、成一口,用一户、富一户。
官庄乡通过发展“多位一体”沼气养畜,以沼促果,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苹果大乡、沼气专业乡。全乡沼气入户率、使用率都达到了95%以上,成为了全省有名的沼气专业乡镇。沼气能源的建设,不仅使官庄乡的苹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还促进了村容村貌环境的改变,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全部流入沼气池,作为发酵原材料,解决了村民生活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多年来转锅台铺拉一家吃喝的农村妇女,自从用上清洁的沼气后就从烟熏火燎中解脱了出来,他们正从传统的生活方式向健康、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转变。在建设中,宝塔区农业、财政、国土资源等部门密切配合,结合建设时间要求紧、任务重的实际,区上按照绿色果品和绿色蔬菜产业突出的村优先、重养殖专业村优先、有积极性的村、户优先的“三优先”原则,重点扶持能源沼气建设。每新建一口沼气池,除中省市补助外,区上配套补助500元。还帮助农民协调贷款,促进沼气建设顺利实施。区能源办技术人员每天深入村组,实地察看施工质量,督促建设进度,及时协调解决困难,抢抓工程进度,促进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宝塔区区长吴耀告诉记者,发展沼气为宝塔区农业的发展找到了一条有效途经,通过近年来的精心实施,全区累计建成沼气池15600口。通过沼气能源建设,有效地保护了全区生态农业建设的成果,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并与主导产业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产业大开发,基本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人居干净卫生、文明整洁的目标。
如今,当你随意走进宝塔区的任何一个村组时,你会亲切地感受到沼气建设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屋里屋外干净整洁,形成了一幅“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的生态田园风景画。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