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15日讯(记者 杨军 通讯员 卢跃 吴胜琳)近日,由益阳市朝阳绿源沼气新技术开发中心、桃江县生态能源局组织攻关完成的粪草混合连续发酵零排渣沼气制取新技术研究,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们认为,该项目整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户用沼气池双向导流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建议扩大示范范围,加快推广应用。
据了解,以益阳市科技工作者符放中为主完成的这项新技术,针对现有沼气池存在的发酵原料受限、进出料难等问题,从池型结构和技术上进行改进,在同池异境中循环,即将传统沼气池运行由静态或半动态变成全动态,并改进发酵技术,添加一种纤维素生物促腐材料,对粪草进行混合连续发酵制气,使可降解固体有机物实现完全降解。同等条件下,产气总量和原料产气率比传统水压式沼气池和上流式沼气池均提高1.3倍以上。目前,这项新技术已在益阳市赫山区等地农村多处运用,因其使用方便、产气率高而广受欢迎。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