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汝州市温泉镇赵庄村的沼气,就不得不说孙向阳。
今年38岁的孙向阳是赵庄村第一家建沼气池的农户。12年前,孙向阳在临汝镇西营村张振武家见到沼气池,看到废物被利用,粪便有去处,沼气做饭干净卫生,方便省煤,用孙向阳的话说就是:“猪也养了,钱也挣了,做饭卫生方便了。”他就决定在自己家建沼气池。
当年8月,他建起了全村第一座15立方米的沼气池。沼气池所产的沼气除供他自家使用外,还接到了100多米外的父母家,供父母做饭。从2000年开始,孙向阳带着6位村民,自制钢模,利用农闲时间外出给农户建沼气池。
10多年来,他到过汝阳、伊川和汝州市多个乡镇的数十个村庄,经他建设的沼气池有200多座,被乡亲们称为“沼气大王”。孙向阳告诉记者,现在,随着人们对生态农业、循环经济认识的提高,主动要求建沼气池的农户也多了起来,他每年能建30多座沼气池,增加收入两万多元。
孙向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5口之家建一座沼气池,一年可省去燃料费500元,5亩地一季能省下100公斤化肥,建沼气池的农户,家里都养猪,每年按养两头猪出3栏可增收7000元,由于地里上沼渣、沼液,粮食每亩增产100公斤,可增收1000元,加上两季省下的化肥钱,不算施农家肥沼渣、沼液耕地耐旱省下的浇地费用,用沼液喂猪省下的饲料钱,农户每年最少增收1万元。
近几年,孙向阳家盖起了3层小楼,添置了摩托车、电动车、机动三轮车,家用电器样样不缺。孙向阳告诉记者,他家养有15头即将出栏的肥猪,两头母猪和12头小猪,今年养猪收入可达5万元。秋后他想把猪圈建成两层的,饲养规模能扩大到70头。
赵庄村党支部书记韩鲜奇告诉记者,随着绿色农业观念的不断深入,如今,村上很多家庭都建了沼气池,种庄稼用的化肥少了,粮食产量提高了,一个生态农业、无公害绿色的循环经济的雏形正在赵庄村一带形成。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