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济南12月9日电 近年来,淄川区农业局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旋律,以沼气为纽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逐渐成为农民节支增收重要来源。2011年,新建户用沼气池3000个,建设联户工程5个,建设乡村沼气服务网点25个,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一是创新工作思路。调整沼气项目村,拓展项目建设领域,将项目安排在果园、菜园等特色农业园区内,结合旧村改造,因地制宜发展联户沼气工程。
二是宣传培训。制作沼气宣传片在区电视台滚动播出,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各项目村宣传和培训,全年累计培训40余个村,农户3000余人次,发放各种沼气宣传资料10000余份。
三是加强监管。成立区沼气服务体系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考核机制,加强对新建的25处沼气乡村服务网点服务收费标准,配件供应价格的监管。
四是加大项目扶持和奖励力度。通过争取,区财政落实地方债券配套资金128.25万元,2011年奖励沼气服务网点25万元,奖励千池镇、百池村48万元。
五是生态带动明显。挖掘山区生态资源优势,在太河库区建设3000亩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突出抓好潭溪山等20个休闲农业示范点建设,实现了农业生态循环发展。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