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视窗6月11日电 王嫚 刘政宁报道:养猪场、养鸡场没有臭味了,如今这也许并不稀奇,可猪粪、鸡粪不仅能用来生产沼气还能用来发电,这还是头一回听说吧。记者今日从重庆市科委获悉,重庆市首批7个集中型沼气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涉及大型养猪场、养牛场,城郊规模化养殖区,以及餐厨垃圾处理厂等。3年内,重庆市还将建成集中型沼气新技术工程200处。
据了解,我国西南地区的沼气发展一直比较滞后,重庆有农户724万,只有1/8的农户建有沼气池,而在这1/8的农户中,真正用上沼气的只有20%。为了改变农村沼气规模小、布局分散、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科技部在与重庆会商时提出,应借助大型养殖场发展沼气,在渝推行七个集中供气、供电沼液沼渣生态还田的集中型沼气工程。
在重庆市与科技部召开部市工作会商第三次会议之际,重庆市副市长童小平等相关领导陪同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对重庆集中型沼气工程建设进行了视察。
位于渝北区石船镇民利村的隆生大型热-电-肥联产沼气工程就是这七个工程之一。今日下午,记者在该处的重庆隆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猪场看到,两个巨大的储气罐伫立在猪场旁边,猪粪全部通过管道引到调配池,再进入两个罐子发酵形成沼气。旁边一个发电机组,则负责把这些沼气变成电能,供猪场使用。剩下的沼液、沼渣,又通过管道排到山下,给农户的菜地、果园当肥料。
“我们每年的产气量达到22.8万立方,可发电29.7万度。”该项目的承建方天人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曼说,沼气可用来做饭、点灯、洗澡,沼液和沼渣可作肥料,不仅能满足公司内部需要,还能满足周围487户农户基本的用电需求。
曹曼向科技部部长万钢介绍工程情况 刘政宁 摄
而粪便发酵产生的沼液沼渣,通过管道送到山下,作为有机肥灌溉果园和农田。曹曼指着山下一片果树苗说,最多还有3个月,山下800亩的柑橘园,就能用上这种绿色的有机肥了。
据了解,目前重庆市已投入3148万元,基本建成大型养殖场沼气-生态利用、大型养殖场沼气-环保达标、餐厨垃圾沼气发电、养殖区分散收集-梯级供气等4种模式的首批7个集中型沼气示范工程。3年内,我市还将建成集中型沼气新技术工程200处。
此外,沼气的推广,也让重庆农村逐渐形成了“猪-沼-果”、“猪-沼-菜”等多种循环经济链条,实现了生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